君子論文網
君子論文網,專業代發職稱論文,領航職稱論文發表行業
為廣大評職稱的朋友出謀劃策,為您解決論文發表難題,省心、省時、省力!!!
摘要:在信息化時代下,獲取信息成為了一件較為簡便的方式。對于信息的處理和反饋也變得簡單易行,也因此很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和學習。無論是多媒體的應用還是互聯網的普及,一方面給傳統的音樂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但是另一方面對于樂理知識的教學來說也是新的機遇。該如何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本文從教育內容、教育手段等方面來分析信息化時代對于樂理知識教學的積極影響,同時對樂理教學提出相應的建議和措施。
關鍵詞:音樂素養;信息化樂理知識;教學手段
前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得信息的獲取和傳遞成為一件簡單的事情,也必然會導致學習方式的革新,對人們習以為常的很多觀念和方式加以顛覆。多媒體、互聯網等等得到廣泛的運用使得樂理知識的教學機遇和挑戰并存。信息化時代下,網絡資源得以共享極大地增加了樂理知識的傳播空間和事件,也為樂理知識的教學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源,革新了教學方式和教學觀念,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并最終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信息化時代下,信息手段和傳統教學方式的結合越來越密切,成為樂理知識教學的有效方式。
一、音樂素養提高的重要性
音樂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音樂教學在藝術素質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加強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教育,不但是教授學生最基礎的樂理知識,更重要的是教育學生培養高尚的人文理想和審美追求。在教學中,以及在各種的音樂活動實踐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音樂的良好興趣,并發展對音樂感知能力、表現能力和創造能力,真正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
在音樂教學中,教師不僅要重視樂理知識的教學,除了音樂的技能和基礎知識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重視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重視大部分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然而音樂素養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如今信息化的時代下,各種新媒體和網絡的興起和廣泛應用,對傳統的樂理教學模式形成了挑戰,但同時,這些新興科學技術的發展,也為樂理知識教學提供了極大的便利,為學生音樂素養的提高提供了發展的平臺。
教師也可以通過這些高新技術了解學生的心思,在樂理知識教學過程中投其所好,適當迎合他們的喜好和觀念,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音樂素養,啟發他們的審美能力,讓學生從單純的對流行音樂的娛樂興趣深化到對樂理知識的真正喜愛。
二、樂理知識教學的信息化重要性
樂理知識屬于音樂知識結構的重要組成部分,樂理是每個音樂人和學習音樂的人都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一直都受到廣大院校的重視。然而傳統的樂理知識教學方法,往往較為單調,所教學的技能和內容也越來越不能滿足如今學生們對于樂理知識學習的需求和對整體音樂作品的學習吸收。如何尋求更廣泛的學習資源,如何延伸樂理知識的精華部分,這成為了值得思考的問題。
學生的學習能力越來越強,對知識習得的需求越來越難以滿足,傳統的教學方法某種程度上來說較為枯燥,單純的知識和技術練習對于學生而言容易使人失去興趣,甚至影響到學生課后的學習。信息化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進步,多種信息方式教學走進課堂成為現實,有了這樣良好的條件,就需要師生好好利用網絡資源、多媒體設施以及教學輔助軟件等等來更好地完成樂理知識的教學,使得新的教學方式發揮出最大的優勢,和傳統教學方法形成互補,提升個人的音樂素養。
三、網絡資源共享手段的運用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的普及,在國家政策的號召和指導下,我國許多高校都公開建設了一大批精品視頻的公開課程,做到了對校內人才資源的充分運用和知識文化的充分傳播。各高校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在網絡上進行精品課程的資源共享。以國家精品課程資源網為例,這是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這個網站下有十四個類別的教育資源,從校級的到省級的甚至國家級的,涵蓋的范圍十分廣泛。
對于提高音樂素養、樂理知識的教學,在網絡上有許多來自高等音樂學府的國家級精品課程,這些精品課程在網絡上的分享,為學生提供了來自高等學府精品課程的藝術熏陶和知識精華,激起了學習者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習者的學習范疇,同時也改善了傳統樂理知識教學方面材料單一的問題。此外,通過網絡,使得這些視頻和文獻資料都能得到及時的更新,與當前社會的熱點問題和最新潮流相契合也能提高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激情,使得教學內容更為豐富和生動。對于大部分教授樂理知識的教師而言,通過對精品課程的分析和良好運用,再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和學生資質,找到更好的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形成自身的優勢和特色。
除了公眾網絡平臺的網絡資源以外,我們通過網絡還能找到許多基本的樂理知識,通過網頁檢索或者相關網站的檢索,就能夠找到民樂古曲或是外國古典音樂等音樂形式的不同演奏版本,而這些簡單直觀的感受和學習,恰恰是傳統教學方式所難以得到的。
總之,對網絡的善加利用,良好運用網絡資源的共享性,對于樂理知識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為教學提供更豐富的資源和更完善的內容。
四、教學輔助軟件對樂理知識教學的完善
信息化時代下,多媒體形式成為教學手段中一項重要的教學形式。在樂理知識教學中,PPT演示文稿、Band-in-a-box智能自動伴奏軟件、視唱練耳軟件等多媒體輔助教學軟件在傳統的樂理教學方法上進行補充和完善。
(一)PPT演示文稿
樂理知識往往過于枯燥無聊,專業性知識較強,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是很容易被學生所吸取接受。而傳統的教學方式往往只是依靠教材和教師的口頭講述,往往使得樂理知識更加晦澀難懂。使用PPT演示文稿,將樂理知識的內容通過文字、圖像以及音頻等形式展現出來,使之變得較為簡單而富有趣味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上課的效率,也同時減輕了教師和學生的負擔,學生筆記形式變得簡潔方便復習,教師的工作負擔也得到了緩解。
(二)Band-in-a-box智能自動伴奏軟件
鋼琴作為傳統音樂教學的主要呈現形式,對樂理教學而言較為單一,學生在習慣了鋼琴的教學以后會造成聽音辨認的習慣性,在使用其他演奏樂器聽音時準確性也會受到影響。而Band-in-a-box智能自動伴奏軟件作為一款良好的伴奏軟件除了最基礎的鋼琴演奏以外,還有許多其他樂器伴奏和各種不同的音樂演奏風格如古典、爵士、搖滾、流行音樂等等,能夠從多方面多角度建立起學生對于樂理知識學習的敏感性和正確認識,豐富了學生對各種演奏樂器的認識。
(三)視唱練耳軟件
一些專業性較強的視唱練耳軟件往往在內容和形式上都具有科學性,通過科學合理的方式和人機交互的形式來增強學生學習樂理知識的效果,針對音階、節奏、旋律等不同的內容形式,使得訓練不那么枯燥和晦澀,使得學生更好地獲得樂理知識。
五、信息反饋對于樂理知識教學的互動
在傳統的樂理知識教學方式中,存在著較為明顯的缺陷,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占主導因素,作為授課的主體對學生做知識的灌輸和思維結構的培養,這種單向和單一的教學模式忽略了學生的內心需求,也違背了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要改善這樣的現象,教師在進行樂理知識教學的過程中,就應該改變自己的位置,把自己從一個“主導者”變成一個“引導者”,改變單向的知識灌輸模式,進行良性互動,啟迪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學習。
而網絡、多媒體廣泛應用的信息時代下,這個缺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彌補。網絡實時交流軟件的普及,如QQ、微信、微博等平臺,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身份,教師和學生的距離被拉近,兩者可以通過這些聊天問訊平臺進行即時的交流和探討。學生在遇到不懂的樂理知識可以及時向教師請教,課后作業等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如發送郵件進行提交,極大地便利了師生雙方,減少了許多不必要的浪費。教師不僅可以通過這些平臺進行問題的解答解除學生的困惑,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體驗學習,還可以在其中分享一些學習的資源如課件、課后習題、視頻、音頻等等。在加大和學生的交流的前提下,也加深了和學生的交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對加深樂理知識的掌握。
六、總結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為樂理知識教學帶來機遇的同時,挑戰并存。若是一味依靠高科技、多媒體和信息網絡,而忽略了教學最本質的基本樂理和重要知識點,信息技術反而會成為教學的阻礙。教師應該在秉承教學本質目的的前提下,樹立以人為本的發展觀念,不斷探索和進步,學生也應該正確運用網絡,學好基本的樂理知識,提升個人的音樂素養。
參考資料:
[1]董云. 生態觀視野下的音樂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12.
[2]鐘敏俐. 信息技術教育與中學音樂課程整合的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05.[3]鄧蘭. 音樂研究性學習之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5.
[4]馬蔚蔚. 高師《基本樂理》課程改革新思路:翻轉式教學[J]. 廣東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15,01:136-141.
[5]戴春迪. 計算機音樂技術在基礎教育音樂教學中的應用[D].東北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