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論文網
君子論文網,專業代發職稱論文,領航職稱論文發表行業
為廣大評職稱的朋友出謀劃策,為您解決論文發表難題,省心、省時、省力!!!
摘要:中國藝術歌曲伴奏課,是通過彈奏中國藝術歌曲原譜伴奏來提高學生對聲樂作品的理解與音樂表現,并增加學生對原譜伴奏的了解,在掌握鋼琴演奏技法的基礎上,對聲樂鋼琴伴奏的演奏方法進行詳細的講解與分析,使學生系統地了解藝術歌曲創作的歷史背景,音樂發展的脈絡,以及不同時期演奏風格的變化,并熟練掌握各個時期,不同作曲家的不同的音樂風格和伴奏風格。本課程重點分析作品的寫作特點、伴奏的特點、演奏的要點、詞曲的作者等內容。本文是對其課程標準進行研究。
關鍵詞:藝術歌曲;中國藝術歌曲;鋼琴伴奏
一、課程簡介
中國藝術歌曲伴奏課,是通過彈奏中國藝術歌曲原譜伴奏來提高學生對聲樂作品的理解與音樂表現,并增加學生對原譜伴奏的了解,在掌握鋼琴演奏技法的基礎上,對聲樂鋼琴伴奏的演奏方法進行詳細的講解與分析,使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藝術歌曲創作的歷史背景,音樂發展的脈絡,以及不同時期演奏風格的變化,并熟練掌握各個時期,不同作曲家的不同的音樂風格和伴奏風格。本課程重點分析作品的寫作特點、伴奏的特點、演奏的要點、詞曲的作者等內容。開設這門課程的意義在于,使學生除了掌握鋼琴獨奏、協奏外,從實用的角度出發,能掌握一般的鋼琴伴奏技能,并服務于常規的教學與演出。
二、課程性質
鋼琴伴奏課是音樂表演專業的專業核心課,其課程的特點是,理論結合實踐,是一門實踐課程。鋼琴原譜伴奏又稱線譜伴奏,它是作曲家根據歌曲的性質、風格、結構、旋律、和聲等要素,精心構思和設計,為了加深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而譜寫的伴奏譜。正譜伴奏譜使伴奏者對歌曲作品的理解更透徹,彈奏中表達也更準確。經典藝術歌曲,多用此種伴奏方式。在鋼琴正譜伴奏譜中,藝術歌曲占了很大的一個比例。正譜伴奏至今已有悠久的歷史,在1600年左右,隨著歌劇的誕生,為適應音樂會的演奏需要,作曲家刻意創作正譜伴奏,把鋼琴伴奏作為作品整體構思的一部分,并根據音樂形象的變化、樂曲背景與和聲的需求來考慮鋼琴伴奏的織體。這些精心構思之后譜寫的鋼琴伴奏配合著歌曲的陳述、展開與再現不斷豐富及變化,在其中起著引導、伴隨、襯托、推動和補充等作用。由于正譜伴奏的歌曲多為經典之作,專業性較強,伴奏者需要有較強的演奏技巧和藝術修養,伴奏譜往往鋼琴技巧成分也較高,要求伴奏者要有綜合的伴奏水平,除了具備鋼琴演奏技巧,還要對作品本身的旋律、和聲和歌詞有著深刻的理解。鋼琴原譜伴奏的研究方法有示范講解法;分析法;講授法。
三、總體目標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能夠基本掌握和了解中國藝術歌曲的基本發展過程,通過對中國各個時期的聲樂作品進行大量的練習,掌握其伴奏部分的演奏方法,并與演唱者合作,以達到最佳的藝術效果,使演奏者和歌唱者共同創造出完美的音樂作品。
四、課程知識體系
(一)鋼琴伴奏音樂的要素
主要要點有旋律(聲部、層次)、和聲(性質、連接、和聲感覺)、節奏(基本節奏型、特殊節奏型)、低音(單音、八度與音型的結合)、音型(和弦、分解、半分解式)、織體(藝術歌曲和聲織體的種類分為三種:和聲性、復調性、綜合性織體)。重點是掌握音樂彈奏的基本要素在鋼琴伴奏中的主要表現手段,針對各個基本要素分別做技術練習,尤其是找到節奏節拍上的控制規律。主要考核的能力是,熟練掌握表現音樂的各種基本要素(調號、拍號、速度標記、力度標記、表情術語),理解音樂表現的手段,了解鋼琴彈奏技巧,能夠靈活運用伴奏中的音樂要素的表達方式。要求循序漸進地加以練習,注重鋼琴演奏能力的培養,忠于原譜。
(二)鋼琴伴奏對聲音的要求
主要是對音量、音色、音質、色彩的把控及對踏板的使用,了解鋼琴伴奏常用音樂術語。
重點和難點掌握和了解彈奏基本要素,均衡地進行鋼琴彈奏,處理好各種彈奏要素,針對各個要素分別做典型的段落練習。主要考核的內容或能力是,熟練掌握表現音樂的各種基本要素,理解表現手段,了解彈奏技巧,能夠解決伴奏中的音樂要素:力度、速度、表情記號。
(三)介紹1920-1948年中國藝術歌曲(20世
紀初-建國前)
介紹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及其作品如青主,黃自,劉雪庵,趙元任,賀綠丁等,重點是了解作曲家及創作背景,能夠作品分析,獨立分析出曲式結構及特點,了解作品中和弦的功能屬性及音型的分類與特點。主要考核的內容或能力要求是,熟練掌握作曲家的作品的彈奏,理解歷史背景,了解創作風格特點,能夠解決伴奏中的問題。對作品進行分析與演奏,介紹作曲家及其作品參考曲目如:《花非花》《玫瑰三愿》《長城謠》《教我如何不想他》《我住長江頭》《思鄉》《嘉陵江上》《叫我如何不想他》《紅豆詞》《鐵蹄下的歌女》《瑪依拉》《漁光曲》《梅娘曲》《點絳唇.賦登樓》《春思曲》《大江東去》等優秀而典型的作品。重點是對時值、節奏、音準、力度、速度的把握,全面提高鍵盤感覺和視奏水平,解決鋼琴技術和理論基礎相結合的應用問題。難點是通過各個部位的科學用力來獲得好的聲音,并能和演唱者配合好,完成對各類音型與對應節拍的體驗。主要考核的內容或能力是,掌握作曲家的作品的彈奏,理解作品創作的歷史背景,了解創作風格特點,能夠解決伴奏中的基本問題。熟練掌握各大小調音階、分解和弦、柱式和弦、震音、波音、顫音的基本規律和彈奏手法。
五、教學實施
(一)教學目標與效果
學習完本課程,學習者將可以達到:能夠基本掌握各個時期作曲家的彈奏風格;能夠基本掌握各種彈奏技巧,基本掌握音樂內涵,能夠從感性認識過渡到理性思考,形成獨立的伴奏思維;能夠基本掌握伴奏技巧與合作技巧。
(二)教學設計思路
由檢查作業,導入新課,講授課程(理論教學講解),示范演奏(現場示范),教授彈奏(口述彈奏注意事項),學生練習,分組觀摩,總結課堂組成。講授環節,理論講授內容為藝術歌曲創作的歷史背景,鋼琴演奏技巧,音樂表現的手段,及各類譜面上的標記,如何與演唱者合作等;實踐環節,實踐內容為讓學生分別來分段彈奏并說出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分組觀摩,進行討論與互相評價,最終到舞臺上進行實踐。
(三)教學計劃安排及建議在教學中要積極改進教學方法,按照學生學習的規律和特點,從實際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課程教學中應充分采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的興趣教學曲目的選擇應體現音樂文化的多元性,注意音樂作品的品位與藝術性、典型性、代表性,體現時代特點,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擴大藝術視野。采用以實踐為主的課堂教學的模式,體現實踐的真正意
參考文獻:
[1]張佳林.鋼琴演奏與伴奏技巧[M].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4..
[2]喬寬寬.藝術歌曲與鋼琴伴奏[J].音樂天地,2005.
[3]李斐嵐.鋼琴伴奏藝術縱橫.[M].人民音樂出版社,1994.
[4]鄒躍飛.鋼琴伴奏中的功能和作用[J].音樂天地,2005.
[5]羅憲君.聲樂曲選集[M].人民音樂出版社,2002.